《工作指南》中污染物控制指標是如何考慮的?
通過對全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進出水進行分析測試和篩選,將pH值、化學需氧量(CODCr)和懸浮物(SS)作為判斷水質的基本指標。對生化需氧量(BOD5)和 CODCr兩項指標,二者均反應水體受還原性物質污染的情況,由于農村生活污水可生化性較好,BOD5和 CODCr兩項指標具有一定相關性,但BOD5測定所需時間較長,CODCr屬于國家重點控制污染物且監測便捷,因此選取CODCr作為控制指標。
氨氮(NH3-N)含量較高時,對魚類等水生生物呈現毒害作用,對人體健康也有不同程度的傷害,但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NH3-N處理費用較高,因此,對出水直接排入II、III類功能水域的處理設施要求控制NH3-N,對其他水體NH3-N暫不作強制要求,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確定。控制指標TN、TP含量可反映水體富營養化程度,TN、TP的去除雖可采用人工濕地等生態處理方法,但其處理效果不穩定,要實現穩定去除,需采取脫氮除磷深度處理工藝,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處理規模一般較小,其污泥回流比難以控制,去除效果難以實現穩定,且需增加投藥量及運行費用。因此,出水排入封閉水體或超標因子為氮磷的不達標水體時,控制指標除上述基本指標外增加NH3-N、TN和TP,其他情況暫不作強制要求,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確定。
隨著提供餐飲服務的農村旅游項目日益增加,餐飲廢水排放量增大,且該類廢水中動植物油含量較多,因此,含提供餐飲服務的農村旅游項目生活污水的處理設施,除上述基本指標外應增加動植物油。
糞大腸菌群數一般作為重要的生物性指標進行控制,若對該項指標進行限定,處理工藝最后須設消毒設施。根據對全國農村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調研情況發現,大量的工藝流程中即使有消毒設施,但是運行成本高,多數未運行。綜合技術經濟因素考慮,目前階段對于糞大腸菌群數暫不作強制要求,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確定。
色度是水質的外觀指標,對于農村生活污水來說,一方面,進水濃度中色度普遍較低;另一方面,常規的沉淀法對色度有較好的去除效果,所以對色度暫不作強制要求。
綜上所述,選取pH值、化學需氧量(CODCr)和懸浮物(SS)作為基本指標。其中,出水直接排入《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》(GB 3838-2002)地表水II、III類功能水域、《海水水質標準》(GB 3097-1997)二類海域及村莊附近池塘等環境功能未明確的水體,除上述基本指標外,應增加NH3-N;出水直接排入GB 3838-2002地表水IV、V類功能水域的及GB 3097-1997三、四類海域的,污染物控制指標至少應包括基本指標。出水排入封閉水體,除上述基本指標外,應增加NH3-N、TN和TP;出水排入超標因子為氮磷的不達標水體,除上述指標外,應增加超標因子相應的控制指標。提供餐飲服務的農村旅游項目生活污水的處理設施,除上述基本指標外,應增加動植物油。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增加地方控制指標。
文章來源:生態環境部